检察文化 首页/ 检察文化/

【述学】《皮囊》她要建的不是房子

时间:2018-12-27

来源:未知

录入:黑龙江省双鸭山市

【字体:  
 

《母亲的房子》

 

作者:中国


蔡崇达

作家、媒体人、创业家

国内非虚构写作的践行者

 

 

 

 

《皮囊》不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长篇,它是由14篇短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。也因此,我能将它们分门别类的读完。从《母亲的房子》到《残疾》,从《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》到《我的神明朋友》,作者不惜用三分之一的笔墨来讲述了自己儿时的家庭生活,似虚构而非虚构,似实景又非实景,有关阿太,有关父亲,有关母亲,有关兄弟姐妹。其中,最令人感同身受的莫过于《母亲的房子》。

 

她要建的不是房子

 

       在这个短篇里,母亲想建一座房子,一座四楼的房子,在村里。因为“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,我们建到了,就真的站起来了”。这是她在父亲生病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。一直骄傲的父亲,在外面风风光光的打拼着,或许是因为躲避回来,或者是想攒够钱回来,总之“发达”了的父亲回到村子后,因为见过世面被左邻右舍追捧着,城里遇见的新鲜玩意,新鲜事等等父亲不厌其烦地向邻居述说着。后来,他病了,半身瘫痪着,村民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一家人。曾经父亲的手下,也在加油的时候言语讽刺着父亲,可怜着母亲。父亲用半个身子挣扎着,全力争取尊严。当一个人生病后,似乎就有权利肆无忌惮地发火。父亲将所有的愤怒、恩怨都发泄在母亲身上,用半个身子挥舞着拳头,似乎这样就可以让别人看到他的威望仍在。家里的积蓄,已经被病魔搜刮殆尽。尽管如此,母亲仍作着她要建四层房子的美梦,一万、两万、十万,在父亲还需要医药费的时候,在我大学学费还没有着落的时候,母亲用她辛辛苦苦攒的十万元钱修建了两层房子,并且大方地宴请着。

       父亲去世后,母亲仍然执着于她的房子梦。为了四层的楼房努力着,做苦工,捡菜叶,拒绝所有人的同情。哪怕父亲已经不在了,哪怕姐姐的亲事已经莫名其妙的取消了,哪怕明知这座房子在不久后会被拆毁,她还坚持用“我”工作的积蓄垒起了她四层的房子。

读书小笔记

“这一辈子,有家可归”

      文中几乎没有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,只母亲一句:“如果房子没建起来,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”。但我却开始厌恶文中的母亲,觉得她自私,固执,任性。我也逐渐开始理解文中的“我”,为什么他反对的话语明明想好了却始终难以启齿,因为那种亲情面前的无力感,那种从贫穷到贫穷的无助感,已经赤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。

       我开始理解文中的母亲,是在房子建成后。她将新房子的建造者打上父亲的名字,门口挂着含有父母亲名字的对联。原来在母亲的观念里,父亲始终是一家之主,她要建的不是房子,有书评说建的是志气,而我觉得,她建的更是爱,是对父亲至死不渝的爱,也是让孩子“这一辈子,都有家可归”的爱。

母亲

 

      能和这本书相遇,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。这是一本让人想安安静静,倒一杯白开水,把手机调到静音才敢翻开的书,当然还需要随手能抓住的纸巾。

      我没有太快读完,怕自己太疼。我喜欢粗读,可整本书我没有一个字舍得漏掉。没有一个生僻的形容词,但却总能猝不及防地给予我就连自己都不敢面对的感动。

      读这本书更像是一种对话,仿佛读完之后就和作者之间有了一个小秘密。于是,我跑去黑狗达的微博下面留言,一厢情愿地希望他能回复。

       我想推荐给亲人,却又怕这些横竖撇捺也铮铮地钉到他们心上。推荐给你,希望你就是下一个有缘人。

 

房子

 

文字:张威(政治部)

排版:张丽


联系地址: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检察院 邮政编码:158100
Copyright ©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0574号